发布日期:2025-03-21 23:19 点击次数:66
1、债市小幅修复
(数据来源:Choice)
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
央行重启“看得见”的公开市场净投放。在过去一段时间,除了常规回笼跨月资金以外,“接近等量续作”成为常态,背后传递的政策信号更偏中性,但债市内化解读后往往将其识别为偏空信号,进而跌跌不休。央行投放行为的转变,或意味着债市企稳的基础将更加牢固。
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彬彬
我们认为2025年开年以来的图景与2019年、2020年有部分类似,但仅仅是部分类似。综合比较财政力度、PPI环比、票据利率(信贷情况)、中美关系和基本面,二季度债市做多的机会或仍然大于风险。更何况,债市票息价值已经凸显。在国债恢复净买入叠加降息或者降准的推动下,10年国债仍然有望超越前期1.6%的低点。在降息或者降准的推动下,10年国债有望重回1.6%附近位置(类似于2019年的格局)。
招商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伟
近期大行净融出逐步修复,但市场总体负债压力仍未缓释,“负债荒”延续使得债市投资机构情绪偏弱。短期内债市波动仍大,仍需关注赎回带来的调整压力,2%是10年国债利率的重要阻力位置。目前短久期信用和存单利率重定价较为充分,具有配置价值。长端利率波动仍大,交易盘仍需等待机会。对于中小行和保险代表的配置型机构来说,长端利率已经具有一定相对价值,可以调整的时候择机布局。
2、理财产品“绿”了
每日经济新闻
记者查询多家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发现,不少中低风险等级的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明显走低乃至为负。例如,某大行理财子发行的一个系列多款纯固收类产品,近1个月的年化收益率表现纷纷转“绿”,部分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达-10%。
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
随着宏观经济形势逐渐稳定,债券市场波动有望缓和,理财产品净值可能企稳回升。但市场不确定性仍存,净值波动仍可能出现。投资者应对时,要合理调整投资预期,认识到银行理财不再是无风险投资,收益有波动属正常。同时,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,了解投资组合变化,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投资策略。
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
考虑到2022年赎回潮以来,资管机构对“稳净值”“稳规模”诉求增加。尤其对于理财机构而言,“低波、稳健”经营模式逐渐成为主流,在该模式下,市场利率和债市短期回调,对产品破净率影响较小,向负债端传导作用有限,因此赎回负反馈可能性较低,市场稳定性相应增强。
普益标准研究员张翘楚
近期,在资金面处于紧平衡、权益市场回暖,以及经济利好政策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下,债市的交易情绪受到一定的压制,使得债市整体持续调整并进入下行区间,受此影响,以债券为主要持仓资产的固收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同步出现下降。
3、日本央行“按兵不动”
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
如果价格出现新的上行因素,日本央行可能不得不加快升息步伐。日本央行仍预计通胀率会在预测期的后半段达到2%的目标。
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、首席外汇分析师李刘阳
我们认为日本的名义的中性利率或需要在1.0-2.5%左右。我们认为2025财年的后半(2025年10月-2026年3月),日本央行或有必要将政策利率提高至名义中性利率的下限。
凯投宏观亚太区负责人马塞尔·蒂连特(Marcel Thieliant)
日本央行今天维持利率不变,正如市场普遍预期的那样,但该行仍有可能进一步上调政策利率。日本央行在4月30日至5月1日的会议上加息的可能性很大。通胀率远高于日本央行2%的目标,并从1月份开始超过委员会成员的预测。此外,今年春季工资谈判导致的加薪幅度比去年还要大,这应该会在未来几个月给通胀带来额外的上行压力。
汇丰银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弗雷德·诺依曼(Fred Neumann)
这不仅仅是取决于美联储。这实际上取决于日本央行获得一些证据,证明工资增长确实正在渗透到经济中。
目前是主要工会在进行谈判,但中小工会仍在观望。所以日本央行往往要等到6月才能获得所有关于工资的证据,然后他们才可以放手加息。
文章来源: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责任编辑:137 原标题:债市正走上修复之路,多款固收理财产品收益变“绿” | 债圈大家说03.19 郑重声明: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举报 东方财富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打开微信,
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
使用“扫一扫”
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
扫描二维码关注
东方财富官网微信股票配资平台
沪股通 深股通 港股通(沪) 港股通(深) 热门资讯 一文速览英伟达GTC重磅演讲 A股总市值达103.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马化腾:应用大发展的机会已来 焦点专题 2025全国两会第十二届Choice最佳分析师聚焦二十届三中全会